这个秘密我也是在前段时间的一个偶然机会里刚刚发现的。。。

 

啥呢?

 

其实就是烟酰胺透皮吸收的能力真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

 

有图有真相:


这是15%烟酰胺水溶液涂完后的对比效果。

 

我想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是哪个手背用过烟酰胺吧?有没有顿时感觉它美白效果简直爆棚?哈哈哈~不仅如此,图片上还有看不出来的好事:那个更白嫩的手背摸上去很干爽的哦,如果皮肤不缺水的话还会有些丝滑呢~总之,绝对是各位油田妹子最稀罕的状态!

 

然而,别高兴的太早咯~我不得不告诉你的是,你肉眼可见的白以及我肉手触摸到的滑爽不过是因为我抹上去的烟酰胺大部分压根没有吸收,结果水分蒸发完了以后,它们就完全析出了,然后就像滑石粉一样浮在了皮肤表面营造出了又干爽又白嫩的“美颜”效果。

 

事实上,10%的烟酰胺水溶液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肉眼可见的吸收不了,只不过拍到照片上的效果不够明显,怕你们印象不深刻,所以我特意加大了剂量~


当然,一般你用到的宣传烟酰胺的化妆品都不会是这样单纯的水溶液,而是会有一些其他基质,这些基质多少会对烟酰胺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保湿剂了,有保湿剂的加持,首先水分蒸发没那么快了,这样就给了烟酰胺更多的被吸收时间,其次,很多保湿剂本身就有很好的亲肤性甚至促渗效果,比如丙二醇。但,说到底,它也只是个水溶性的维生素,透皮吸收能力是有上限的,只可惜我没查到关于它的具体数据,只能给你们一个我肉眼观察的结果,10%的烟酰胺只靠一般化妆品基质的加持是绝对不会完全吸收的,甚至这点你自己也可以用肉眼观察确认:凡是用完即刻能用肉眼get到皮肤变白或者皮肤产生了雾面干爽的效果甚至手感丝滑的话,那里面的烟酰胺绝对没有完全吸收,无疑!PS:像玉兰油小白瓶那种加了大量吸附修饰粉末的除外,因为你特么根本没法分辨它的增白效果和丝滑感有没有一部分是来自未被吸收的烟酰胺啊~~~错过小白瓶详解的戳这里:280元和380元的olay小白瓶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般医院里常用的都是4%的烟酰胺凝胶,想必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在。

 

所以,那个被大家追的死去活来的the ordinary烟酰胺精华10%的浓度难道只是在扯淡淡?

 

这个嘛,我拿到了实物,亲测结果是:握草,居然都吸收了!!!至少我的肉眼和肉手都get不到明显的未被吸收的痕迹!!!如果含量真有10%的话。。。


吓得我赶紧从垃圾桶里捡回了包装盒,认真看了一遍配方表(美丽修行上的这款配方表不太对,好多东西也没讲出来):


Aqua水   溶剂

Niacinamide烟酰胺    皮肤调理剂

Pentylene glycol 1,2-戊二醇   保湿剂

Zinc pca PCA锌        皮肤调理剂

Dimethyl isosorbide 异山梨醇酐二甲醚  促渗剂

Tamarindus indica seed gum 酸豆籽胶/罗望子胶 食品用增稠剂

Xanthan gum 黄原胶        增稠剂  

Isoceteth-20 异鲸蜡醇聚醚-20  水包油乳化剂、增溶剂

Ethoxydiglycol  乙氧基二甘醇  促渗剂、助溶剂

Phenoxyethanol 苯氧乙醇 防腐剂

Chlorphenesin 氯苯甘醚  防腐剂


好吧,小小的一瓶烟酰胺精华居然加了两种促渗剂!这还不够,连最基础的保湿剂用的也是亲肤性很强的戊二醇~顿时感觉我刚刚被拿来做实验的手背都有点隐隐作痛了。。。也不再奇怪它家竟然会出30%AHA+2%BHA的精华了。。。那明明是医院拿来刷酸的水平啊!讲真?姿势如我也不太敢用好吗。。。

 

总之,这里我只想说,猛药虽好也不要贪杯啊!尤其是敏感皮的妹子~别说他家超高浓度的果酸了,就是这个烟酰胺精华也要悠着点用啊!这倒不是因为烟酰胺浓度过高了会怎样,而是因为这种强大促渗体系加持的配方你必须得给它几分敬畏啊~


何况你到底是否需要这么高的浓度也是个问题。。。


反正医院里目前常用的只有4%,而关于烟酰胺多高浓度最合适的问题我查了整整两天资料并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更倾向相信医药界的选择而不是化妆品配方界的方案,最起码4%这个浓度的研究资料是目前最多的,看起来效果也已经非常可观,我又何必冒着皮肤刺激的风险整更高浓度呢?



这两张图片摘自《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上2011年的一篇文献,对比了4%氢醌和4%烟酰胺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要知道氢醌可是黄褐斑治疗的金标准,且通篇看下来没有发现有商业合作的痕迹(很多烟酰胺美白相关的文献是跟宝洁有关系的,我努力避开了),算是比较客观真实了~这效果讲真我觉得蛮震撼的,只用了4%而已。。。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8周的治疗过程中都要求患者每天使用SPF50+的防晒霜,且3个小时一补涂。。。我觉得这论文可以改名叫《论防晒之于美白的重要性》了。。。


啥?

 

那些吸收不了的烟酰胺会不会一个不高兴就变成烟酸加重对皮肤的刺激?

 

这个吧,我认为倒是你们给加戏太多了。。。

 

实际上,烟酰胺是非常稳定的!

 

有实验表明烟酰胺在室温下25°C,6个星期后所形成烟酸的含量也不足1%!你说就你脸上抹的那点残留量,顶破天撑24小时吧,够干啥?当然,你要说你就是敏感到不行,想慎重点,我也是没意见哒~毕竟皮肤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嘛。

 

以及,相关的另一个千年老题:烟酰胺能跟维C一起用吗?

 

答:我看能!烟酰胺真没你们想的那么娇气啊~~~这也是它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外用制剂中的一大基石。

 

虽然,它的确有可能和维生素C通过电子转移结合成烟酰胺抗坏血酸盐。但是,这种结合非常微弱,且很容易逆转和分离。有实验表明它们结合的最佳PH值是3.8,并且在逐渐进入皮肤深层后,这种结合力还会随着环境酸性的减弱而降低。而目前我测试过的所有产品里,只有那个宣称果酸含量10%的芯丝翠倍舒乳的pH值在3.8左右,极少数产品有4~5,绝大多数护肤品的pH值都在5~7之间,远远达不到那个结合的适宜条件啦~~~

 

其实就算结合了,这是坏事还是好事也得说道说道呢!因为,还有另外的研究说烟酰胺抗坏血酸盐具有减少紫外线产生的黑色素和稳定维生素C不被降解的作用。

 

这特么不就是我们天天费尽心机追求的吗?!突然感到好纠结了有没有?哈哈哈!

 

哎呦~甭纠结了!不过是瓶护肤品而已~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按目前的科技水准,面对护肤品,你最应该关注的只有保湿/控油防晒去角质清洁这些听起来很基础的功效,无论产品定位高低贵贱!PS:千万别以为这很简单。至于其他各种“高阶”功效,还是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保证吃好睡好心情好更重要~毕竟,什么抗氧化美白紧致抗老之类的,就算抹到脸上真有效果,你辛辛苦苦涂一个月也很可能抵不过你前天晚上熬的那个通宵或者昨天才抽掉的那根烟啊。。。

 

最后,要特别鸣谢一下我的三徒弟园园,制药专业的一个妹子,因为最后那点关于烟酰胺稳定性的资料是她帮忙搜集整理的,我表示干得漂亮!再接再厉~


靠着臭美热血从零基础写成化工硕士的中年大婶

想用这种方式继续“逼”自己往前走

无奈人生有岸,学海无涯

文中如遇错误或遗漏欢迎指正

重要声明:1.本人曾供稿过公众号「安大人要脸」(现改名为「大人要脸」),自2017年6月1日起已停止合作,其后该公号发表的任何内容都不代表我的观点,望悉知~2.网络上任何打我旗号的美妆店也都不是我开的,更没有任何利益瓜葛,请大家理性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