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准确的评测这两款产品,我特意跑柜台跟BA套近乎,买了两瓶产品,好说歹说跟BA要到了这俩精华的中样。

 

对,我当时买的并不是这俩美白精华,而是另外两款水,目的却是为了要到这俩美白精华的中样。。。也是用心良苦啊~

 

所以,为啥不直接买正装呢?因为看了配方表我就知道它俩不是我的菜啊。。。单纯为了测评的话当然是能弄到小样就绝不买正装咯~毕竟要测评的东西太多了,样样都要花钱买正装的话,我得分分钟破产。。。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产品的真相,还是要精打细算的嘛!

 

言归正传,这俩“小白瓶”到底有啥区别呢?


高能预警:伸手党可只看绿色粗体字和最后的小白专供!


外观和名字




基质分析



【吸附粉末对比】

380元: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

280元:锦纶-12、一氮化硼

 

以上4种成分的共同点:

1.都是很好的吸油粉末(你要说是控油效果好,我也无言以对),而且因为这些东西的加入会大大增加皮肤的比表面积,进而增加蒸发量导致皮肤失水更快更多,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表面的皮肤水分含量(缺水皮肤请给自己划重点);

2.都能给皮肤营造柔滑的质感(你要说是假滑感,我觉得也大差不差);

3.都有一定的柔焦效果(你要说是类似某些轻薄底妆的修饰遮瑕效果也大差不差),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可以除外。

 

以上4种成分的差别:

1.吸油性: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1:3)>聚甲基硅倍半氧烷(1:1)>锦纶-12(1:0.5)≈一氮化硼(1:0.5)

2.柔焦修饰效果:一氮化硼>聚甲基硅倍半氧烷>锦纶-12>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

3.价格:一氮化硼>锦纶-12>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


PS:以上信息来自于一位彩妆工程师朋友的口述,在此特别鸣谢!么么哒~


【油脂成分对比】


380元: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

280元: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己基癸醇、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C13~C14异链烷烃


聚二甲基硅氧烷:就是一般所说的硅油,特点是虽然的确是油,但涂抹到皮肤上却没有油腻感,也没啥锁水封闭的作用,所以这个成分排名靠前的产品十之八九是个对干皮没啥意义对油皮比较友好的东西。

 

聚二甲基硅氧烷醇:比聚二甲基硅氧烷多了俩羟基。之前看过羟基介绍的宝宝应该知道,羟基有不错的亲水性,所以,从微观上来说,它应该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亲水性稍稍强一些,但宏观上表现的差异并不明显~查了很多资料,这东西一般是原料商直接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搭配好了卖给化妆品公司的,根据两种成分选用的比例、黏度等性质的不同可以搭配出多种多样的质感,满足配方师的需求。总之,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种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差不多的硅油。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最常用的挥发性硅油之一,就是比前面那俩肤感更干爽,抹上以后分分钟就没有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那种硅油。。。这个成分算是孕妇慎用,如果你比较讲究的话。因为这个成分如果品质不好的话里面容易有较高残留的D4(被怀疑有可能影响人体的生殖能力)。当然,每款化妆品里所用的这个成分品质咋样,谁知道呢?不过,实在喜欢用的话尽量挑大牌就对了,安全系数能高点。

 

己基癸醇:一种异构型脂肪醇。当然,我知道大多数看客肯定是不明白啥叫脂肪醇的,所以这里就简单告诉大家这种东西大概特性就相当于一种肤感比较轻薄的人造油,而且表面看是油,实际也对水有一定亲和力的一种人造油。

 

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改性的植物甾醇,简单说就是人工改性的天然油脂,性质上也可以列入上期讲过的植物油/合成酯那挂。

 

C13~14异链烷烃:一种结构比较特殊的矿物油,一般矿物油的油腻感,很轻薄,甚至是挥发的,对,就跟前面讲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类似的挥发,抹完不带走一片云彩般的挥发,所以这玩意的封闭性可想而知。。。虽然算是矿物油,但实际性质我觉得划入硅油那列更合适(事实上,它的化学结构还真是和硅油很相似)。你们看,化妆品成分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东西,简单到大众都能看懂的分类其实挺不容易的,这种乱入的鬼真心不好给安排,只能讲哪补充到哪吧。。。


以上6种成分的共同点:都经过了化学工程师的精心改造,肤感都偏轻薄,封闭性能都比较弱。详细分析可以看这:无印良品高保湿水断货了,能买个同系列乳液代替吗?

 

以上6种成分的差别:封闭性不同(有些专业书籍上描述为“吸留性”),你可以理解为滋润保湿的效果不一样,大概排序——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己基癸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C13~14异链烷烃


很显然,在滋润皮肤的效果上,280的小白瓶略胜一筹;反过来也可以说,380的小白瓶更清爽,不缺水的油皮更适合一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接受两款产品都有轻微的假滑感。

 

PS:其实两款的滋润效果都比较一般,毕竟就算是280的小白瓶用的也是封闭性不强的油脂,所以都算不上是干皮的菜,只能是相对来说280的稍稍好一点,大干皮千万别指着这俩东西保湿(也是你们想要的“补水”效果)。

 

【亲水性保湿剂】


380元:甘油+丁二醇+甲基葡糖醇聚醚-20+丙二醇

280元:1,2-戊二醇+甘油+丁二醇+木糖醇+肌醇

 

相同点:都带有羟基,都是亲水性的,没有油腻感,但可能有粘腻感。

 

差别:

1.吸湿性:木糖醇≈肌醇>甘油≈甲基葡糖醇聚醚-20>丁二醇≈丙二醇≈1,2-戊二醇;

2.亲肤性:甲基葡糖醇聚醚-20≈1,2-戊二醇>丁二醇≈丙二醇>甘油≈木糖醇≈肌醇;

3.锁水性:甲基葡糖醇聚醚-20>1,2-戊二醇≈木糖醇≈肌醇>丁二醇≈丙二醇≈甘油;

4.价格:1,2戊二醇>甲基葡糖醇聚醚≥肌醇>丁二醇>木糖醇≥丙二醇>甘油。

 

PS:吸湿性+锁水性≈大众概念里的“补水”能力;亲肤性≈吸收好不好,此因素对年轻肌肤影响不大,但对25+以上的轻熟龄乃至熟龄肌影响巨大;吸湿性+锁水性+亲肤性≈大众概念里的“深层补水”能力;

 

PPS:保湿作用分两种机理,第一种主要是通过亲水性保湿剂的直接的吸湿和保水能力来实现,第二种则是靠油性成分的封闭性来实现。前者其实就是大众概念里的“补水”,后者则是大众概念里的“滋润”。所以,为了叙述方便,我决定以后在我的文章里统一把亲水性保湿剂的保湿作用叫做“补水保湿”,而把油性成分的保湿作用叫做“滋润保湿”,望知悉。

 

PPPS:因为目前学术圈还没有对这几种成分的这几种性质做过严谨的数据对比,所以,这几个保湿剂的性能差别是我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实际肤感大概推测的,可能不完全准确;第4条是我作为散户采购的价格,可能跟大市场的价格略有出入,仅供参考。

 

好了,你们要买的这两双“鞋”都分析完了,该讲讲送你们的鞋拔子了——功效性体系。 


功效性体系分析



380元:烟酰胺、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糖海带提取物、尿囊素、泛醇、甘草酸二钾

280元:烟酰胺、泛醇、抗坏血酸葡糖苷、生育酚乙酸酯、天冬氨酸镁、葡糖酸锌、葡糖酸铜

 

相同点:都有烟酰胺、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也是一种美白剂,经常和烟酰胺联用,据说联用的效果更好)和泛醇;都放了收敛剂。

 

不同点:

1.280的烟酰胺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浓度稍低(只是从配方排序推测,实际数值不得而知)

2.380的在美白基础上侧重抗炎性,因为除了共有的烟酰胺、泛醇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还有尿囊素和甘草酸二钾;280的侧重抗氧化性,因为除了共有的烟酰胺、泛醇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外,还有抗坏血酸葡糖苷和生育酚乙酸酯(看这排序应该不止是给产品本身抗氧化用的)。


小白专供·剁手指南


1.理论上说380诉求的功效是美白+控油+抗炎,280诉求的功效是美白+控油+抗氧化,但所有人都能用肉眼看到的效果只有控油(确切的说是吸附粉末暂时减少了油光)!至于美白抗炎抗氧化的效果则是一门玄学,你是否看的到需要造化(大概率是看不到的,就算有也无法和吸附粉末产生的效果区分开);

2.两款产品都不适合缺水缺油的真干皮使用。勉强选一个的话,280元的好一点,有那么一丢丢补水滋润效果,而380的整个保湿系统几乎是形同虚设,虽然你看起来觉得挺浓稠,挺有营养的。。。再加上大量的吸油粉末,别说补水滋润了,不拔干就不错了。。。也别想着可以搭配其他好的保湿产品一起用,因为我怕你会搓泥到怀疑人生还没得到满意的效果;

3.缺水油正或缺水油多的也不建议买。因为这两款产品虽然可以减少你的油光,但却无法有效改善你的缺水问题,简单说就是得不偿失。虽然有部分研究认为烟酰胺有增加角质层脂质合成从而修复受损屏障的功能,但这对你的补水工作来说弯绕的太大,效果会弱鸡很多,何况你是否是因为屏障受损导致的缺水还不一定呢~同样的,也不建议搭配补水保湿好的产品一起用,原因请回看第2条;某些妹子也千万不要想着只要能让你白,皮肤缺水也不怕!事实上,“补水”到位后的提亮效果才是最明显的!肉眼可观的明显!相比之下烟酰胺就算浓度再高也是个渣!求别把烟酰胺想的那么神奇,虽然它在皮肤外用上的研究相对其他美白剂还算比较多,但依然是不充分的。。。下次会专题跟你们讲这里面的一些bug,今天只记住我的这段话就行。

4.380的遮瑕控油效果更好。对,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遮瑕!跟某些轻薄的底妆差不多的遮瑕效果。我好像突然明白了这些卖的好的美白精华的套路了。。。你呢?

5.280的有香精有色素。香精味道很LOW(个人觉得),比较像小时候用过的海鸥洗头膏的味道(暴露年龄了)。。。总之,讨厌这些的,也可以直接PASS掉。

6.哪个美白效果好?目测是380的,尤其是不缺水的大油田们,但这个推测并不是因为380的烟酰胺浓度可能更高,而是因为里面大量的控油修饰粉末,修饰这点就不说了,涂了粉能不白吗?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控油本身也对“变白”有很大帮助,原因:  洗脸之后很白,用了护肤品(水乳霜等)脸马上变黄了,为什么?但前提是,你不缺水!!!


~全文完~


最后想说,对于这套分析你服不服?服的话,咱是不是给那位提供信息的彩妆工程师赏一发?真心为TA求赏,以便下次我可以脸皮更厚一点帮大家问出更多的干货~


靠着臭美热血从零基础写成化工硕士的中年大婶

想用这种方式继续“逼”自己往前走

无奈人生有岸,学海无涯

文中如遇错误或遗漏欢迎指正

重要声明:1.本人曾供稿过公众号「安大人要脸」(现改名为「大人要脸」),自2017年6月1日起已停止合作,其后该公号发表的任何内容都不代表我的观点,望悉知~2.网络上任何打我旗号的美妆店也都不是我开的,更没有任何利益瓜葛,请大家理性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