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甘油,千万别说你懂保湿!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甘油平反专题,终于出库了!
之前已经预告了无数次——甘油才是化妆品里的保湿之王!估计这结论已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哎呀,其实真不是我故意要拖的,刚好最近你们赞赏了我买书,新书来了,太好看,就。。。然后中间又弄了好几个新创意,比如给明星算肤质?麻蛋,那篇文章我花了好多心血啊,然而你们居然不买账,连个转发都没有。。。
好了好了,说正事!
——到底是为什么我敢说甘油是保湿之王?
答:因为里面的羟基!
关于啥是羟基,我之前在写果酸的文章里已经做过简单的介绍:羟基是一种化学结构基团,读音:qiang,三声!然而,好多化学老师都很喜欢顺嘴的念一声,我,我也比较喜欢念一声。。。哎~啥时候你们要听我念错了,别笑啊!
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氧结合而成的,写作-OH。实际上,它的读音也来自于它的结构特点,不信,你把“氢”和“氧”连起来念念感觉一下?
而这个羟基与美容相关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化学界的吸水大王!因此,结构里带有它的成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保湿力!
——可是,含有羟基的成分多了去了,怎么偏偏要说甘油很牛逼?
答:因为即便是同样含有羟基的成分,羟基的数量、密度或所处位置不同的话,保湿能力会有很大差别!而甘油在这方面就是长得非常漂亮的~
怎么理解呢?
1.含有一个羟基的成分吸水能力不如含有两个羟基的,含有两个羟基的吸水能力不如含有三个羟基的。。。以此类推。总之,其他条件都一样的话,羟基数量越多,吸湿性越强!
比如,丙二醇和甘油(又叫丙三醇)的基本骨架就是一样的,但是却只有两个羟基: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化学结构上就能推断出丙二醇的吸湿性一定不如拥有三个羟基的甘油(丙三醇)。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果你接触过原料的话,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同样的浓度同样的部位同样的用量,丙二醇肤感没有甘油那么粘。
没错,从肤感上来说,“粘”往往就是某种成分吸湿性强的一种标志!而吸湿性的强弱对保湿剂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化妆品的使用场景中(下面会详细讲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之前经常说,保湿和清爽不粘腻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所有一边狠命宣传肤感清爽,一边又叫嚣我很保湿的,全是在耍流氓的!!!
PS:不过,保湿和不粘腻之间是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的,或者说通过精选原料、成分搭配、工艺改进等等方法,我们可以尽可能把产品做的既足够保湿又不太粘腻。其实,这也是众多大品牌目前玩的很溜的东西~而相对来说,国产品牌才刚刚开始摸索,甚至有很多国产的小品牌还完全没有get到这一精髓而只会盲目跟风追着各种功能性成分不放,结果自然是。。。额~东施效颦吧。。。总之,这是又一个大话题了,以后说~(这里也不是黑咱们国货,毕竟国外发展多少年了?我们才多少年?差距那是一定的,不承认反而是不客观,看到差距、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才是真!)
2.羟基在整个分子中的分布密度越大,吸湿性越强!
比如都是两个羟基的丙二醇和丁二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丁二醇的两个羟基在整个分子中显得更加势单力薄:
所以,从化学结构上也可以推断出丁二醇的吸湿性要稍弱于丙二醇。
只是由于羟基密度相比羟基数量来说对吸湿性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从肉体上的直观体验来说,丙二醇和丁二醇的吸湿性表现出来的差别也不是很明显(直观感受的粘腻度两者差不多,都比甘油要清爽)。
3.分子结构不同导致羟基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成分的吸湿性!
这点,我想从对比甘油和玻尿酸的结构来说明,刚好可以顺便从根源上让你彻底理解为什么玻尿酸外涂使用的保湿效果远不如甘油!
先来看看甘油分子长啥样:
从这个空间填充模型图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因为甘油结构简单,它的三个羟基(1个红色大球+1个灰色小球)很自然的是完全暴露在外面的,所以更容易结合到水(这也是它吸湿性的基础)。
而相对来说,玻尿酸就比较悲剧了。。。因为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复杂,一般科普文里常说的“双糖单元”其实只是人们对它最粗糙的一种认识(专业上叫做一级结构):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才发现它远比之前了解的要复杂,终于画出了它的二级结构——螺旋结构(较低低浓度时)。听起来蛮复杂的,其实就是像拧麻花似的~分别拿两条双糖链拧一拧,然后再把这两条已经拧巴了的链子搅和在一起,喏,大概就是这造型了:
如果用更直观的空间填充模型来表达的话,就是下面这种feel:
讲真?面对这个图,凭我现有的姿势水平是已经傻傻分不清了,我也不知道哪几坨是我们的吸水大王“羟基”。。。反正据说是被卷进了这坨繁盛的大麻花里了,因此想要和水碰一次面比甘油要困难的多。。。
哎~本来在“羟基”的密度上相比甘油已经不占啥优势了(尽管还有一些其他可以吸水的基团做补充,但毕竟都比羟基要弱),再加上这“奇葩”的拧麻花结构又藏了不少羟基,更是导致吸水性能大打折扣,这特么还让不让人在保湿界混了啊?
——可是,说好的玻尿酸保湿超强?能锁住自身500以上的水分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啊,啥都没发生,玻尿酸的确是保湿能力超强的,锁住自身500倍水分的说法也并非夸大其词。只不过,大家想要的“保湿”和玻尿酸能给的“保湿”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前面讲的三条每一条说的都是“吸湿”,并不是“保湿”。
所以,这里面到底还有多少内幕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1.玻尿酸能给你的“保湿”本质上主要是留存水分。
为啥?因为人家有高级的双螺旋结构啊!而双螺旋里面都裹挟有大量的亲水基团(不仅仅是羟基哦,只不过羟基的亲水性最强,最爱被拿来做代表)。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把水倒上去会发生什么?当然是大量水分被这样里里外外浑身长满了亲水基团的大麻花给困住咯,也就实现了留存水分的目的。
2.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这“麻花”足够大足够多或者经常有水分主动倒上来补充!
因为“麻花”小的话,根本抵挡不了蒸发啊!因为水藏的不够深!!!毕竟这麻花说的再牛逼也就是在分子级别上打转的,而人家水分蒸发是个啥概念?这我就不说了~现在正好夏天,你挂件湿衣服放阳台试试自己体会一下嘛(湿度超级大的地方除外哈)~
所以,玻尿酸能实现保湿功能的第一个条件在外用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你能忍受弄好大一坨“麻花”放脸上——也就是涂的足够厚。。。
其实,这一点我在之前的玻尿酸专题里已经讲的非常仔细了,不理解的可以多看几遍,这里不再赘述:玻尿酸保湿效果最好?这可能是近30年来化妆品界最大的谎言!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条件是否可行——经常有水分主动倒上来补充?
那么,到底多久主动倒一次水才能保证这些大麻花里一直有水呢?
嗯,为此,我自己用手背做了个简单的试验,结论是大概需要每十分钟一补。
这。。。我觉得吧,如果你并不愿意涂抹厚厚的玻尿酸,那就只能一直坐在加湿器的出雾口上才能实现你想要的保湿了。。。另外,还得注意距离出雾口要近哦,最好是能动不动就喷你一脸水的那种~
3.显然,前面两个大前提都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所以,大家想要的保湿到底谁能给?
答:甘油!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以后会讲~今天只说最具代表性的甘油~
为什么?
4.因为甘油的“保湿”效果靠的不是类似玻尿酸的那种“留存水分”的能力,而是靠高密度高暴露的羟基对水的强大吸引力来工作的,也就是所谓的吸湿性!
或者说,甘油和玻尿酸在保湿性能上的差别是:甘油是“吸湿性”非常强,而玻尿酸则是“保湿性”非常强!甘油是以主动吸水为主的,而玻尿酸则是以被动存水为主的!
吸湿性跟保湿剂分子中羟基的数量、密度和位置密切相关。分子中羟基的数目越多、密度越大、位置越有利(不受其他原子影响,比较暴露的更好),吸湿性越强。(除了羟基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亲水基团,这里就用亲水性最强的羟基做代表来说明)
保湿性则跟保湿剂的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子量越大,保湿性越好。(甘油的分子量相比玻尿酸就小到不能要,所以它才总是在体外保湿实验里被玻尿酸虐到裤衩都不剩)
5.因为在外用涂抹的应用场景下,决定保湿剂是否能有效保湿的关键指标并非“保湿性”而是“吸湿性”!
这也不难理解:吸湿性强大的才能在各种环境下想尽一切办法把水分聚拢到我们的皮肤周围(主要是角质层)——外界湿润就从空气里吸水,外界干燥就从表皮里吸水(表皮直接和身体沟通),而保湿性显然太被动了——给,它就有;不给,它也没啥本事出去抓,那么一旦遇上环境干燥的时候,它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皮肤上的水分被蒸发掉了。。。可是,我们不就是环境干燥时才更需要保湿剂的加持吗?这时候你给我掉链子是几个意思?
当然,你要说你可以忍受往脸上抹几毫米厚的玻尿酸没毛病,那,那就当我啥也没说。。。
最后再对「甘油会从皮肤里面吸水」的问题做一解释:
在环境干燥时,甘油的确是靠从皮肤内部吸收水分来给给你角质层保湿的,但这并不会影响你的皮肤健康,因为在化妆品的使用浓度下,它吸走的那点水分,身体会很快补充上来的!除非你几天都没喝水了。。。不然呢?你以为人体的调节作用就是个摆设?当然,浓度要超过50%的话,那就,自,求,多,福,吧。。。
靠着臭美热血从零基础写成化工硕士的中年大婶
想用这种方式继续“逼”自己往前走
无奈人生有岸,学海无涯
文中如遇错误或遗漏欢迎指正
长按二维码关注
回复关键字查看已有干货
【问题肌肤】祛痘 | 黑头 | 抗皱 | 痘印 | 美白 | 脂肪粒 | 毛孔粗大 | 敏感肌肤 | 外油内干【买前必查】芦荟胶 | 小黑瓶 | 神仙水 | 雅漾大喷 | 雅诗兰黛 | 健康水 | 紫苏水 | 流金水 | 家用美容仪 | 无印良品 | 肌研 【成分详解】酒精 | EGF | 果酸 | 胜肽 | 玻尿酸【剂型真相】 精华液 | 洁面乳 | 原液 | 化妆水 【医美技术】光子 | 激光 | 热玛吉 | 超声刀 | 深蓝射频 | 热拉提 | 调Q | 点阵 | 美白针 | 美白丸 | 填充剂 | 水光针 | 白瓷娃娃 | 黑脸娃娃 | 王者之心 | 王者风范 | DPL | 脉冲染料激光【基础护理】卸妆 | 防晒 | 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