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油”怎么处理上节课咱说完了!今天是时候聊聊关于“内干”的问题了~


高能预警:懒蛋们还是直接看黄字部分和产品总结!


1.啥是“内干”?


关于这个“内干”的概念啊,我最想说的是有个点特别坑爹,那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经常给我们一种错觉,似乎“内干”指的就是皮肤深层缺水干燥,所以很多人都会为此傻傻地狂喝水,以为这样就可以补充水分了。。。而实际上,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它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上!


然而,一般人只可能理解到字面意思而很难有机会了解其中的真相。更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专家站出来对这点作过澄清~也许是因为它是一个看起来很民科的问题而难以引起大咖们的关注吧~


哎~讲真?我觉得这也是美容界目前最可悲的地方——真正专业过硬的大咖并不太懂消费者的困惑,或者懂却没时间或懒得去跟普通消费者沟通;而平时更多的服务于普通消费者的“美妆大神”们大多数又只有亲切的文风和分享的热情却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额~我是不是又说多了?


2.你凭什么说“内干”主要是角质层的问题而不是皮肤深层缺水呢?

 

嗯,还记得上节课我总结的“外油内干”的特征吗?

 

  • 超级大油田却爆皮;

  • 皮肤容易出油但其实很干,比如哪怕清水洗脸不涂东西的话也会觉得干;

  • 脸很油但上粉还爆皮,尤其是冬天;

  • 洗完脸2小时就很油,然而洗完脸不涂东西会起皮,涂了粉底也会起皮;

  • 油皮上妆皮肤表面有一层干皮;

  • 刚上妆的时候鼻子眉间起皮儿,然后到了出油的时间又开始脱妆...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六句话里关于皮肤干燥症状的描述有五句都提到了“爆皮”或它的同义词?然而,这爆起的“皮”到底是什么你可能就从未想过了。。。

 

今天,就让安大人来告诉你吧:这些爆起的皮其实就是皮肤最外层未能正常脱落的老化角质!

 

哎呦我去~安大人,这水平的结论你也好意思拿出来说?连我学校门口那家总卖假货的化妆品精品店老板都会讲的哎~

 

可是,我敢说那老板多半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因为TA很可能还会接着跟你说:宝宝,你看你这老废角质都堆积成啥样了,该好好去去角质了...

 

然而,我要说的是:健康人的老废角质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脱落的,就算有一定量的堆积,肉眼也是不可见的,也并不需要人为干预。反倒是如果你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老化角质——“爆皮”,那就已经不再是老废角质堆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而是说明你的角质代谢出现了异常——角质细胞该掉的粘的太紧,掉不了;不该掉的,却因为粘结不牢靠,掉了...

 

这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行去除角质(主要指肉眼可见的爆皮)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很可能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拔出萝卜带出泥,把那些本不该掉的还没有分化成熟的角质细胞也一块给拽掉了...


3.那这好端端的角质层怎么就代谢异常了呢?

 

答:表皮水合不足,讲人话就是表皮干燥缺水(当然也包括角质层)。

 

4.油性皮肤也会有表皮缺水的问题吗?

 

当然!

 

上节课我们讲过了~因为控制皮肤水油平衡的是两套基本不相干的系统!讲人话就是,你是否爱出油跟你皮肤是否会干燥关系不大!

 

影响皮脂分泌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温度高皮脂腺功能就更加亢进)和你的基因表达(年龄性别人种的差异决定了你独一无二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决定了你的皮脂腺功能和活跃程度),而决定你表皮水分含量的主要因素则是环境湿度(影响水分的蒸发速度)、环境温度(既影响水分的蒸发速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也影响水分的补给速度——也就是出汗的多少)和角质层的保湿能力(包括自身的保湿力和人为涂涂抹抹的加持)。

 

其中唯一的一个共通点只有环境温度!然而,环境温度也只是对皮脂腺的影响较为可观,对皮肤水分含量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毕竟温度高虽然出汗会相应增多但同时蒸发量也在加大哎~最终结果到底是补水还是失水还真不一定呢...

 

上次评论里有妹子问我,油性皮肤是不是较干性皮肤更不容易衰老?现在就科学地回答你:不一定!因为爱出油的皮肤也可能很干燥,而皮肤干燥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也包括与抗衰老利益相关的因素,比如肌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所以,油皮们千万别盲目地沾沾自喜,干皮也不必为此懊恼,多学习靠谱的护肤知识然后灵活运用才是王道啊!


5.所以,哪些因素会导致皮肤缺水呢?

 

(1)内因——角质层保湿能力不足,其中,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 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脂膜洗脱严重甚至导致角质层中的结构脂质流失,因而锁水能力下降;

    如何判断清洁是否过了?这个对于普通人也没有特别严谨的办法,只说一点个人经验吧:油性皮肤部位一天用皂基类洁面洗脸的话最好不超过两次,中干性皮肤部位一天用合成型或氨基酸型洁面洗脸的话也是最好不超过两次。

    如何判断洁面乳的类型?看这里:28.5元的旁氏米粹完虐480元的SKII只靠白菜价?

  • 过度使用收敛剂可能破坏角质细胞的蛋白包膜,导致角质细胞里的水分和NMF流失;

    哪些是收敛剂?看这里:为什么你的脸会外油内干?

  • 年龄增大也会导致NMF和脂质的合成减少;

    这个就没什么好办法了,毕竟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只能说尽可能的去延缓吧,具体等我开抗老专题吧~

 

(2)外因——环境恶劣导致皮肤内水分蒸发过快,主要有:

 

  • 环境湿度太低(讲人话就是你周围的空气太干燥了)

    因为这会导致你皮肤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就像在阳台上晾着的衣服一样,空气越干燥,它们被晾干的就越快。只不过,衣服晾干的快你可能会很开心,不需要额外再去买台烘干机了~而皮肤水分跑的太快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事儿了~毕竟就算你的角质层功能再完好,它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屏障,只要环境湿度和你皮肤自身的湿度有差距,就还是会像那件晾着的衣服一样跟外界产生一定量的水分交换。


    所以,安大人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湿度低于40%就需要注意了。


    当然,湿度太高了也不行,因为湿度太高的话皮肤容易过水合,屏障功能反而会减弱,这样以来各种有害物质就更容易入侵机体,皮肤抵抗力下降,一样会造成多种问题...根据一些文献里的说法来看,尽量控制在60%以内较好。嗯~个人体验也是50%多时最舒服,不管是身体还是皮肤~


    不知道自己屋里湿度的,安大人给你个大概的参考:北京夏天空调房里的湿度大约是20%左右,北京冬天暖气房里的湿度可以低到10%左右,北京春秋天不关窗的情况下,室内湿度从10%~50%都有,取决于天气情况,一般有雾霾的时候偏高,下雨前最高,而晴空万里的话基本就只有十几的样子了...相对来说,南方和沿海地区会高不少~


  • 风速过快(讲人话就是刮大风嘛)

    这个因素对皮肤水分的影响和湿度太低类似,也是会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具体数据安大人也拿不出来,没测过...


  • 过度的紫外线辐射

    它会引起皮肤慢性的轻度炎症反应,进而加快细胞代谢,一旦超过了机体的极限,就会造成表皮细胞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分化为功能成熟可靠的角质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角质包膜不完整、结构脂质不够用等等~这样的话,角质细胞里的水分和NMF就很容易流失,角质层整体的锁水能力也会很差~ 


PS:影响皮肤水分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基因表达、环境温度、长期接触某些刺激性化学品等等,这里只说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


6.然而,安大人,我并没有以上情况,每天还都认真抹了保湿品,但还是觉得皮肤很干!为什么?

 

(1)方法不对——请把拍拍拍改成用手涂抹且每次的用量要足!

 

这可以帮助产品里的保湿剂和你的角质层更快更好的结合。更多解释以后专题说~

 

(2)产品不对——你选的“保湿”产品并不保湿。

 

千万不要一看到产品配方表里有双分子透明质酸钠、蚕丝蛋白、库拉索芦荟汁、雪耳多糖之类字眼就认为这个产品一定很保湿!

 

因为,产品的保湿性能其实主要取决于基质的特性而并非以上那些被各大商家狠命宣传到让你听的耳朵都起了茧子的华丽成分。。。


那么,哪些属于基质呢?嗯~就是那些你听起来感觉要么low到爆要么很“化学”的东西,比如甘油、丁二醇、丙二醇、双丙甘醇、甲基葡糖醇聚醚、甘油聚醚等等。

 

当然,你要问我透明质酸啊库拉索芦荟啥的有没有保湿效果?我也必须答:有!而且透明质酸的锁水能力之强也确实不是靠吹牛逼吹出来的~芦荟多糖的保湿能力不是也有实验表明可以跟透明质酸一较高下吗?只是,在一整瓶的产品面前,它们的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请注意,这也不能怪商家,并不是它们都抠门不愿意多加,而是因为这些成分虽然保湿很强,但稍微加得多一点就会粘到死,或者搓泥严重,你更不可能买账了。。。

 

这也是你们感觉很多营销超强的小品牌产品乍看去配方表华丽无比(因为你也只看得懂华丽的那些词),好像一点不比大牌逊色,但实际用起来却鸡肋到不行甚至很坑的主要原因——基质体系不好或不适合你!


7.那啥样的产品保湿力才是真的好?

 

为了方便大家对号入座,安大人做了两天功课把现在热门的部分产品大概分了个类,因为实际上配方体系还是很复杂的,所以这个分类有些地方会不太严谨,比如同样的成分,用水包油的工艺和油包水出来的肤感也是不太一样的,但今天我也都分到一起去了~请大家不要过分纠结于细节,今天的重点是看懂整体的规律——每个品类的保湿力从上到下依次降低~


【化妆水类】


第一档A型——以两亲性保湿剂为主基质


常见的两亲性保湿剂有:双丙甘醇、甲基葡糖醇聚醚、甘油聚醚等(这周时间有限,我就只列举了自己比较熟悉的成分,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我再开专题深扒基质);

 

代表产品:雅诗兰黛紧实抗皱竹萃水、茵芙莎流金岁月凝润美肤水、娜蔻纯皙靓白化妆水(滋润型)、娥佩兰薏苡仁化妆水、芙丽芳丝保湿修护柔润化妆水、无印良品化妆水(滋润型)

 

近似产品:资生堂红色蜜露、娇兰赋妍紧致黄金复原蜜(很多把它放在精华栏里,其实配方基质更接近化妆水,是不是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我总说让你们简单点?)

 

PS:近似产品是指配方不完全符合典型产品的规矩,但实际搭配下来保湿和渗透力都相当的~


第一档B型——以亲水性保湿剂+少量油脂为主基质


常见的亲水性保湿剂有:甘油、丁二醇、丙二醇等;常见的用于精华液里的油脂有:角鲨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硅油等。


代表产品:契尔氏高保湿精华爽肤水、兰蔻清滢柔肤水

 

近似产品:ORIGINS韦博士灵芝焕能精华水


第二档——以亲水性保湿剂为主基质



代表产品:肌研极润保湿化妆水、蜜浓氨基酸滋润保湿化妆水、佰草集新七白美白柔肤水(焕新版)、珂润润浸保湿化妆水、科颜氏金盏花爽肤水、HABA 润泽柔肤水等

 

第三档——以酒精为主基质



代表产品:奥尔滨健康水、黛珂薄荷紫苏高机能化妆水、雪肌精化妆水、欧缇丽葡萄精华爽肤水

 

近似产品:津尔氏金缕梅玫瑰花瓣爽肤水、伊索香芹籽抗氧化活肤调理液(这几个因为没有酒精,相对会略滋润一点)

 

PS:这个类别主要以收敛皮肤消炎退红为卖点(部分产品接近医美水平),因为保湿和它们的攻击点难以共存,所以在保湿能力的比拼上,它们的排名很低,但这不等于说它们不好~只是针对的问题不同(所以此类水的使用方法也和普通化妆水不一样,请注意)~

 

特例党——最接近医美的产品(不一定主动宣传药妆概念)


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已经被现代医学广泛应用的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成分,常见的有甘醇酸、水杨酸、杏仁酸、乳酸、维A衍生物等。

 

代表产品:SKII神仙水(神仙水官方并不宣传去角质,但根据大众的人肉反馈和它们专利文件的信息来看,我推断这个产品的实际功效主要是化学去角质。当然,这只是推断,目前还拿不出确凿的证据,相关实验正在进行中~嗯,有兴趣的最近请多关注,看看我会不会被自己打脸...)

 

PS:这个类别主要以能够改善某些皮肤问题为卖点,所以本身就不需要像普通化妆水那样只能依靠尽可能优良的保湿效果和肤感来吸引顾客,恰恰相反,它们的配方基础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治疗成分完美的发挥出功效来设计的,因此,它们经常出现肤感不佳的问题,保湿力大多也不强,但也的确会是部分人的真爱~

 

【精华类】

 

第一档——以两亲性保湿剂+柔润型油脂为主基质


常见的两亲性保湿剂:双丙甘醇、甲基葡糖醇聚醚、甘油聚醚等;常见的用于精华液里的柔润型油脂:角鲨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等

 

代表产品:雅诗兰黛小棕瓶

 

第二档A型——以亲水性保湿剂+柔润型油脂为主基质


常见的亲水性保湿剂:甘油、丁二醇、丙二醇等;常见的用于精华液里的柔润型油脂:角鲨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等。

 

代表产品:润肌精金醇抗皱美容液、SK-II环采臻晳钻白精华露、茱莉蔻玫瑰衡肤保湿精华露

 

第二档B型——以柔润型油脂为主基质



常见的用于精华液里的柔润型油脂:角鲨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等。


代表产品:科颜氏夜间修护精华液

 

第三档——以亲水性保湿剂+硅油为主基质


常见的亲水性保湿剂:甘油、丁二醇、丙二醇等;常见的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代表产品:兰蔻小黑瓶、肌研美白精华素、欧莱雅青春密码活颜精华肌底液

 

近似产品:悦诗风吟绿茶籽精萃水分菁露

 

第四档——以硅油为主基质复配大量吸附剂


常见的用于精华里的吸附剂:玉米淀粉、硅石等。


代表产品:雅诗兰黛奇迹丰盈抗皱精华露、倩碧无油黄油

 

特例党——最接近医美的产品


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已经被现代医学广泛应用的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成分,常见的有甘醇酸、水杨酸、杏仁酸、乳酸、维A衍生物等。


代表产品:宝拉珍选水杨酸焕采精华液、伊丽莎白雅顿金致胶囊精华液

 

PS:这个类别主要以能够改善某些皮肤问题为卖点,所以本身就不需要像传统精华液那样只能依靠尽可能优良的保湿效果和肤感来吸引顾客,恰恰相反,它们的配方基础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治疗成分完美的发挥出功效来设计的,因此,它们有时候会有肤感不佳保湿力差的问题,但也的确可以成为部分人的真爱~

 

【乳液面霜类】


第一档——以矿物油为主基质(你没看错,就是很多人讨厌的那种东西,听起来low的不要不要的,比如凡士林)


代表产品:海蓝之谜神奇面霜、倩碧有油黄油、美膳媛循雅沁润保湿乳III、娜蔻纯皙靓白润肤乳

 

第二档——以植物油或合成酯为主基质


代表产品:玉泽屏障修护霜、标婷维生素E乳

 

第三档,以植物油或合成酯为主基质且复配大量硅油



代表产品:薇诺娜舒敏保湿修红霜

 

第四档,以硅油为主基质



代表产品:薇姿温泉矿物保湿水凝露

 

第五档,以硅油为主基质复配大量吸附剂


常见的用于乳霜里的吸附剂有玉米淀粉和硅石。


代表产品:倩碧无油黄油、雅诗兰黛奇迹丰盈抗皱精华露、理肤泉B5多效修复霜

 

特例党——最接近医美的产品


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已经被现代医学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成分,常见的有甘醇酸、水杨酸、杏仁酸、乳酸、维A衍生物等。


代表产品:理肤泉青春痘调理精华乳、芯丝翠倍舒乳



【总结】


1.保湿好的,都不会太清爽;清爽的,保湿都不会太好~无论广告宣传的多么神乎其神!

2.有硅油、收敛剂等字眼的产品,都不会太保湿,甚至可能有强力的抽湿效果,“外油内干”者慎用;

3.以两亲性保湿剂为主基质的化妆水和精华液(第一档A型)比以亲水性保湿剂+滋润型肉质为主基质的产品(第一档B型)渗透力更好(吸收好,润湿能力更强),保湿力则分人——皮肤缺水不缺油的,前者胜;皮肤不缺水但缺油的,后者胜;皮肤既缺水也缺油的,选前者,但需配套含油乳霜!

4.第一档B型和第二档的保湿力也分人,皮肤缺水不缺油的,两者相当,但后者更讨喜,因为无油;皮肤缺油不缺水的,前者胜;皮肤缺水又缺油的,前者胜;

5.乳液面霜不是保湿的必备品,尤其是油性皮肤部位。因为用的少,水分和保湿剂补充不够,皮肤依然会缺水;用的多,油就过了,如果本身就是油皮那就是油上加油!

6.你们有没有发现我居然把倩碧的无油黄油和雅诗兰黛抗皱精华露写在了一起,所以,什么鬼?



8.所以,“外油内干”的部位到底该咋办?

 

答:适当使用吸油产品+强效保湿。

 

适当使用吸油产品:随身携带控油蜜粉或粉饼,在出油比较严重影响美观时,可以随时补涂;根据自身情况,也可定期使用吸油型的清洁面膜(如贝佳斯绿泥);

 

足量强效保湿:和干皮一样每天早晚足量使用第一档保湿能力的化妆水和精华液,但要注意避免使用乳霜(一定要使用的话,也请选择不含油或含油很少或只用硅油的产品);

 

9.T区油,脸颊干的咋办?

 

答:分区护理。

 

但分区护理并不等于每次护理必须要用两套完全不同的产品,比如T区油脸颊干的情况就可以全脸使用无油的化妆水和精华液,然后涂抹乳霜时注意避开T区,只用脸颊!

 

10.经常用吸油纸会不会导致油脂分泌更旺盛?

 

答:不一定。

 

虽然皮脂的排泄量和皮表积存的皮脂量确实有明确的相关性——如果将皮表的皮脂去除后(也就是吸油后),皮脂的排泄量就会很快增加,只有当皮表的皮脂积存到一定厚度时,皮脂的排泄量才会逐渐停止~但这些还不足以确定皮脂分泌和排泄的确切机制,因此目前此题尚存争议。对此,我个人的意见是:为了保持外貌美观,白天适当使用吸油产品是可以的。


11.如何提高空气湿度?

 

安大人亲测在距离半米左右的位置普通加湿器是有用的。可以将空气湿度从10几升高到40以上,中低档出雾即可,超过一米即便开最大档也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还要注意我说的是对着出雾口的半米内哦~宝宝们还有其他什么办法也欢迎留言交流~

 

12.如何降低空气湿度?

 

我能想到的就是空调的抽湿功能?然而,安大人在不沿海的大北方基本用不上,也就没机会帮你们亲测咯~有需要的宝宝请自力更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

回复关键字查看已有干货


【问题肌肤】祛痘 | 黑头 | 抗皱 | 痘印 | 脂肪粒 | 毛孔粗大 | 敏感肌肤 | 外油内干【产品分析】芦荟胶 | 小黑瓶 | 神仙水 | 雅漾大喷【成分详解】酒精 | EGF | 果酸 【剂型真相】 精华液 | 洁面乳 | 原液【医美技术】光电 | 美白针 | 美白丸 | 玻尿酸 | 水光针 | 白瓷娃娃【基础护理】卸妆 | 防晒 | 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