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水库面膜配置也不低,但为啥效果不如fresh的鸳鸯锅?
我来填上期留下的坑啦~
并且,这个问题后的分析总结也可以用来帮助你挑选到效果更好的面膜哦,所以并不局限于我安利的这一款鸳鸯锅呢~我非常相信,我们身边还有潜藏的大把的效果好的涂抹式面膜存在!你们学完以后记得一起多多发掘好产品,评论区等你们的学后安利哦~
好了,先开门见山给出答案:
因为鸳鸯锅面膜的啫喱部分的渗透力是我目前见过的同类面膜里最高的(当然也包括标题里提到的兰芝睡眠面膜),非常完美的保证了这款产品的深层补水力(25+人群护肤的关注重点);
并且,一般的面膜到这也就拉倒了,而它居然又搞出了一个乳霜部分做加持,这就使得原本就在渗透性已经颇有优势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保湿锁水力(起初我还觉得就是个无用的噱头,这里打脸了);
更加分的是,这个乳霜部分采用的是标准的面膜体系,拥有很好的成膜性,可以更好的营造出类似面贴膜的封包效果(所以这个部分还不能用普通的面霜替代)~
以上的所有,最终实现了让宝宝们可以用较少的钱达到类似古源水搭配乳霜时才能产生的可以给老化皮肤的角质层深层补水的效果(这其实也是抗初老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加A醇)。
前面一大堆,太长不看?
那就一句话总结:中档的产品渗透力+增稠剂和成膜剂搞出来的接近面贴膜的封包效果≈高档的古源水才能产生的深层补水效果(或者其他类似的高档贵妇水)
下面进入配方分析~
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这类产品,我从各个档次中分别挑选了一款大众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作为其代表,且所有配方信息均来自药监局的备案。
以下排名分先后,越靠后的品质越高;括号里的成分含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NO.1 自然乐园补水芦荟胶
溶剂:水、乙醇
保湿剂:双丙甘醇、丁二醇、(甘油、丙二醇、1,2-己二醇、甜菜碱、透明质酸、聚谷氨酸)
油:无
表活:无
增稠剂/成膜剂:甘油聚丙烯酸酯、卡波姆
这款产品虽然叫芦荟胶,但很多妹子都拿这个东西当面膜用,坊间传闻也是用它做面膜的各种好用。
事实上,它的配方也真真就是一款廉价补水面膜的样版——水+成膜剂+增稠剂。
这,实在太过典型了,而且这玩意儿知名度是真的高!连我这种已经十几年没用过此类产品的人对这个名字都非常熟悉,以至于要写这篇文章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廉价面膜代表就是它。。。
所以,不让上榜我都觉得对不起它~
这款产品可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刚涂上去那一阵会有比较明显的清凉感吧~因为用了比较多的酒精。。。
之后会有短暂的粘感,因为成膜剂和增稠剂。
最后则是像啥也没涂一样(用的多的话,干了以后还可以搓泥),因为主保湿剂只有保湿效果很弱的双丙甘醇和丁二醇。保湿弱就算了,用量肯定也不多(产品价格决定了),而保湿很强的甘油虽然配方表里也有,但排名都已经弄到酒精后面去了,可以忽略不计了。。。
至于更高级的润湿角质层的作用或者说深层补水作用就别提了,不存在的~一定要强行加点戏的话,大概也就是湿度高的地方+厚涂,大概还是能闷进去一点水的吧。。。
总之,气候干燥的地区,20岁左右及以上的宝宝,只要自认皮肤有点问题需要改善的,还是直接PASS它吧。
NO.2 清一西藏红花锁水睡眠面膜
溶剂:水
保湿剂:丁二醇、木糖醇、海藻糖、β-葡聚糖、泛醇、透明质酸钠、尿囊素
油:氢化聚异丁烯(合成角鲨烷,比角鲨烷便宜)
表活:C12-20烷基葡糖苷、C14-22醇、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
增稠剂/成膜剂:卡波姆
这款是好多年前的产品了,现在好像基本销声匿迹啦。
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我对它熟悉,以及当年也是非常非常火的平价网红款,且确确实实比那个自然乐园的芦荟胶强一个档次——不再只用增稠剂和成膜剂来糊弄大家了,而是踏踏实实的加了油和表面活性剂,做成了更有诚意的水油乳化双相体系,所以用来做这个档次的面膜代表还是挺合适的~
首先,它的保湿剂就比那个自然乐园要多,所以保湿能力也稍好,但除了勉强还算通透款的丁二醇,其他的对角质层润湿性都较差,以只能在皮肤表面停留的多糖类为主,故对角质层的深层补水能力依然是较差的(25岁以上就很难用出效果了)。并且,这种多糖类保湿剂的主动吸湿能力也都比较弱,也就是说只有在高湿度环境下,这类产品才能表现出较好的锁水保湿效果。
不过好在,它还有个水油双相体系的加持,里面的表活和油的存在还是能稍稍增加一些产品整体对角质层的润湿性的~只是,因为所用的油脂氢化聚异丁烯的惰性很强,是基本不会被皮肤吸收的成分,所以它增加产品对角质层润湿性的作用还是比较弱。
但是,人家的价格只要二三十块吧?反正我十几年前买的时候是这个价格,那时候兰芝好像也已经卖到两百左右了吧~这价格,做成这样,说实话,我觉得已经挺良心了。。。只是这类产品依然是不建议25岁以上的宝宝们去凑热闹,因为实在是浪费时间耽误工夫~而且再便宜那也是要钱的啊,用这二三十块买几个橙子补补维C,买个面巾挡挡太阳,不会更有价值一点吗?
NO.3 fresh玫瑰润泽舒缓保湿面膜
溶剂:水、(海水、突厥蔷薇花水)
保湿剂:甘油、丁二醇、1,2戊二醇、透明质酸钠
油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表活:PEG-60氢化蓖麻油
增稠剂/成膜剂:甘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卡波姆、(麦芽糊精)
到这里才算可以看到一点中档产品的影子了~
首先,这款产品虽然配方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有了一个质的提升,那就是保湿剂搭配的更全面合理了——甘油吸湿力非常强,排位也靠前,很给力;丁二醇吸湿力稍弱,但渗透力较好,可提升产品对角质层的润湿力(也能改善肤感——既能保湿,又能不那么粘腻);1,2-戊二醇,吸湿力再弱一些,但对角质层的渗透性更强,可更好的提升产品对角质层的润湿力(进一步改善肤感,增强深层补水能力)~透明质酸钠,在湿度较高或者厚涂的情况下锁水强大,大大提升产品的保湿持久性(或者说封包效果更好,也可以说闷的效果更好了)。总结就是对各种保湿剂的优缺点都有考虑到,实现了各种保湿剂之间的互补搭配四效合一~
其次,它走的是水油双相增溶体系,虽然油含量很低,但用的表活PEG-60氢化蓖麻油却是个典型的赋脂型表活,除了具有类似油的滋润皮肤的效果以外,还能大大提升水剂产品的角质层润湿力。很多中档化妆水里也都作为主料使用,可以达到近似贵妇保湿剂的效果(就是我们之前专题讲过的PEG/PPG-14/7二甲基醚、PPG-26-丁醇聚醚-26之类),但成本却低了太多太多了~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个东西吧,用量大的时候,刺激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但鉴于强大的性价比,仍然可以说是贫民窟中年少女们的优选啦~只是敏感肌们看到这类成分排名特别靠前的水剂类或啫喱类产品要悠着点哦~
其实我还在想,如果直接加进去一个贵妇保湿剂会不会更牛逼?只是这个目前还没有见涂抹式面膜里有加这个的。。。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成本?肤感?亦或者配方师实在觉得不必要吧。。。毕竟面膜的定位就是厚涂,而只要厚涂,就是硬拿一罐纯净水闷也能闷出点补水效果了(参考前面的自然乐园芦荟胶),何况人家这也都配合到1,2-戊二醇这个级别了,好像也够了?
不过,既然这么好的样子,我却为啥只说它是中档产品的影子呢?
因为它哪哪都符合中档产品的标准,各种用料也很到位,但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增稠剂、成膜剂、亲水性保湿剂太多了,结果导致涂的稍微多一点就,快把我粘哭了!!!
这么粘,你也没法过夜啊,所以这款的官方定位也是个水洗面膜,用完一会要去洗,这一洗,问题就出来了。。。洗轻了它的各种剂洗不干净,还是会滑溜溜,黏腻腻;洗重了,又会带走你脸上的天然保湿剂,削弱你皮肤自身的保湿能力,如果不及时补上其他的保湿产品,那就约等于白涂。。。
琢磨到最后啊,这玩意儿我更愿意搭配它家同系列的玫瑰花水一起,先大量用那款水,再薄涂它睡觉,还可以吧。。。
NO.4兰芝夜间修护睡眠面膜
溶剂:水
保湿剂:丁二醇、甘油、海藻糖、1,3-丙二醇、β-葡聚糖、乙基己基甘油、1,2-己二醇、辛甘醇、透明质酸钠
油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羟丙基双棕榈酰胺MEA
表活:聚山梨醇酯-20、硬脂醇山嵛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菊粉月桂基氨基甲酸酯
增稠剂/成膜剂: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卡波姆、藻酸钾
终于,各方面都在线的中档产品来了~
首先,油脂用量不少,能跟一般的面霜媲美了。
只是主体油脂是挥发性的硅油——一类涂上脸过一会就跟酒精似的会挥发掉的油。。。好在产品里还复配了一些人工合成的神经酰胺(羟丙基双棕榈酰胺MEA)、带有一定赋脂和保湿作用的多功能乳化剂(硬脂醇山嵛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菊粉月桂基氨基甲酸酯)一类的好东西,所以又能勉强扳回一局~
其次,主体保湿剂仍然是对角质层润湿性都不太好的那些,但好歹是兰芝,卖两百块钱的东西,所以分量肯定是给够的,保湿能力是有保证的!后面又真真的给到了乙基己基甘油、1,2-己二醇、辛甘醇这些既能保湿又能当防腐剂,润湿性还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吧,看名字好像也不咋滴,但便宜货真的舍不得加的,就算这些产品的配方表里偶尔也能见着,实际的角色也是配角的配角的配角,甚至可能就只是单纯为了让方子更好看一点而搭进去的也未可知~总之,一分钱一分货,大家千万要记住了!
最大的缺点也就是增稠剂成膜剂们用的有点多。。。所以涂完粘感还是比较重的,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毕竟作为面膜,这样的配方也无可厚非)~
总体结论就是的确对得起这个价格,中规中矩的一个中档保湿补水面膜,能火起来也不奇怪~25岁左右(或以下)的妹子可以一试!
NO.5 fresh鸳鸯锅面膜啫喱部分
溶剂:突厥蔷薇花水、水
保湿剂:甘油、1,2戊二醇、1,2-己二醇、辛甘醇、透明质酸钠
油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表活:PEG-60氢化蓖麻油
增稠剂/成膜剂:卡波姆
油脂和表活其实跟前面讲过的玫瑰润泽舒缓保湿面膜一毛一样~
也可以说两款的配方骨架是一样的。
只是,为什么同个品牌同个骨架同样的两款啫喱面膜,配方表也看着好像差不太多,但实际的使用体验和效果却有明显区别呢?
首先,鸳鸯锅的保湿剂就直接提高了一个档次,把丁二醇拿掉了,直接让更不粘腻,润湿性更好的1,2-戊二醇上位,并且提拔了同档次的1,2-己二醇和辛甘醇的组合来进一步加持~这就使得产品整体发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次,虽然依然没有出现贵妇保湿剂的身影,但却有PEG-60氢化蓖麻油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助推,再加上面膜可以厚涂的骚操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本身和贵妇水之间的硬件差距;
最后,它只加了一点卡波姆来增稠,这一点进一步减少了产品发粘的可能,保证了你不但可以厚涂,更可以涂完就睡觉,实现更长时间的封包效果!这样一来,它就成了一个低配版的古源水~
只是,虽然可以实现相似的效果,但毕竟是低配版,大量使用了PEG-60氢化蓖麻油,再加上辛甘醇和薄荷氧基丙二醇的存在,相比靠贵妇保湿剂实现深层补水的真贵妇水来说,它的刺激性确实是更大的。。。目前的真人反馈里,这款产品出现刺激反应的概率也的确比古源水高(古源水别看我平时说的很吓人的样子,其实,在我安排的案例里暂时还没有出现过超出我预计范围的情况,但这款面膜却已经出现过一次了,所以虽然它比古源水便宜,又能用出类似的效果,但确实对敏感肌来说风险也大一点,所以,宝宝们一定悠着点来~)
NO.6 鸳鸯锅面膜乳霜部分
溶剂:水
保湿剂:甘油、1,3-丙二醇、丁二醇、辛甘醇、1,2-戊二醇、透明质酸钠、出芽短梗酶多糖
油脂:碳酸二辛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羟基化卵磷脂
表活:PEG-60氢化蓖麻油、聚丙烯酰胺/C13-14 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
增稠剂/成膜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 共聚物、阿拉伯树胶、藻酸钠、甘油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
这款乳霜部分其实单独看的话和兰芝的睡眠面膜配置档次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就是一款成膜剂多一些的比较清爽的中档面霜。
所以,如果单独用的话也并不会有明显的惊艳感~
而fresh的这波操作妙就妙在他还同时给你安排了一个低配版古源水(啫喱部分)。
用厚厚的一层“古源水”打底以后,其实皮肤水分度就已经开始上升了。不过皮肤触感和视觉效果这时候的变化还不明显,但只要再涂上这款“面霜”你就能立刻感觉到皮肤触感开始变得更柔软光滑了,视觉效果也出现了细腻而有光泽的感觉。讲真?跟刚用完任何贵妇水+贵妇精华后的效果没差~
更神奇的是,这个鸳鸯锅的两个膏体,无论单独涂哪个,或者把其中一个换成其他类似的东西,我都找不到这种极致的肤感。。。非得两个一起用才行。至于这个情况的深层原因,目前我也搞不太清楚,只能说可能是两款的体系搭配实在太和谐了吧~
最后是总结时间。
到底啥样的涂抹式面膜补水效果更好呢?
1.甘油的量不能太少(当然,如果用的是类似PEG-XX醚类的贵妇保湿剂当然更好,只不过,目前我还没见过用这类保湿剂做面膜的);
否则无法保证在较低湿度环境下足够的保湿效果,没有足够的保湿效果,那补水就是扯淡,无论是表面补水还是深层补水都需要有足够的保湿效果做保证。
那如果我是高湿度环境下呢?是不是甘油少点的反而更好呢?是的!然鹅,高湿度环境下,你确定你还需要用补水面膜吗?
如果想从配方表大概来判断的话,经验就是产品价格不能太低(官方售价200元人民币算是一个坎,供参考~且需要注意品牌调性不能是打一枪换一个牌子的一锤子买卖路线,否则卖的又贵东西又差也不是没可能),甘油或者类似物的位置不能太靠后。
2.水油双相体系,或没有油但配合了大量具有赋脂性能的表活;
如果肉眼看产品质地是半透明或乳霜状的,那99.9%是水油双相了,还可以再看看配方表,如果里面有明确的油脂成分,且排名比较靠前,那就可以铁板钉钉了~
如果肉眼看是透明的(带不带颜色都行),那就基本可以说明是不含油的了,这种情况就要看看里面有没有赋脂性强的表活,最常见的就是PEG-XX氢化蓖麻油。
其实,看产品价格和定位也能猜出来~一般官方单价200以上的中高档产品绝对不会出现油和赋脂性表活一个都没有的情况,反正我目前还没见到过,所以看不懂配方表的,也可以靠价格和产品定位大概判断。
3.主要保湿剂除了甘油,最好都是润湿性能更好的高级保湿剂;
这里主要指1,2-戊二醇、1,2-己二醇、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等,如果是丁二醇、丙二醇之类的请自觉降档。
4.增稠剂成膜剂最好是多种高档原料的复配,或者如果不是,那这类成分越少越好,这点跟效果好的贵妇水类似;
像上面兰芝、fresh的面膜里出现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 共聚物、聚丙烯酰胺/C13-14 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等就是特别常见的此类成分,你不认识的话,也可以简单粗暴一点来猜,比如看到一个面膜里有好多种名字巨长的,长得跟上面那几种成分很像的,里面带有“XXX聚合物”“XXX共聚物”“丙烯酰胺”之类的字眼的,基本就可以推测这是个肤感还不错的面膜了~
如果就干巴巴一个卡波姆,再排位很靠前,那大概率这货不是涂了像没涂,就是会粘哭你,结果就会导致要么卵用没有,要么用不了多少,或者用多了你就无法扛着它去睡觉,敷的时间自然就很有限(一般这种面膜官方安排也会是水洗式的,而不是睡眠类),效果也大打折扣。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resh自家的鸳鸯锅面膜的啫喱版和玫瑰润泽舒缓保湿面膜的区别。
这两个产品乍一看简直是一样的,除了舒缓面膜里带有花瓣以外。。。但实际你涂了就会发现,舒缓面膜因为有增稠剂又有成膜剂(因为它是个单瓶面膜,面膜里不加成膜剂不合适啊),且含量不低,导致发粘的厉害,你涂完后必须去洗掉才能睡觉。然鹅,本身敷的时间就不长,还要经过水洗的摧残(水洗不但会带走你脸上敷着的面膜膏体,稍微不小心还会顺带带走你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天然保湿因子),基本就等于白敷。。。
而鸳鸯锅的啫喱版因为有乳霜版帮忙打补丁,所以没有被面膜的定位裹挟,没上成膜剂,只用了点卡波姆增稠,可以说它的本质就是稍微稠了那么一点的中档化妆水。说实话,我看到它的配方时联想到的是欧缇丽的柔润爽肤水,这俩真的太像了,欧缇丽这款水如果加点增稠剂,那就是鸳鸯锅的啫喱版了~而增稠到啫喱状的化妆水有个啥好处呢?就是可以厚厚的涂上去,产生接近面贴膜的封包效果,进而增加化妆水的渗透性(让更多的水能进入角质层深处)~
5.主油脂最好是能被皮肤吸收的;
这种油次一点的就是合成酯类,好一点的就是大多数的植物油类,加入这些油脂的话,能提高产品整体对角质层的润湿性,尤其是对保湿剂用的不咋滴的产品,这点就很重要了~而不被皮肤吸收的油主要是硅油类和矿物油类。
6.以补水为诉求的涂抹式面膜的最佳使用方法:
①一定要厚涂!
②敷的时间尽量长!能过夜最佳~
③除了鸳鸯锅面膜以外,其他乳霜状面膜最好配合大量的高档化妆水一起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的1和2是基础分,是低档和中档产品之间的分界线,这两个任何一个得不上分的都可以直接PASS了(你要20岁及以下,或者就是天赋异禀,25岁左右了皮肤却还嫩的一点毛病没有,当我没说);3、4、5是加分项,是中档到高档产品之间最常见的提升空间,加分越多产品越高档,只要用对方法(参考6),效果也相对越好,当然,售价也会更高。。。
靠谱文章写作不易,且赞且珍惜哦~爱你萌,么么哒!
长按二维码关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