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在某公号上看到的了一个新词“脂质微丝”,那篇文章讲的是黑头和脂质微丝的区别。

 

讲真?当时我是懵逼的,感觉自己孤陋寡闻了,毕竟人家一个对皮肤美容毫无研究的小姑娘都知道的词,我却从未听过?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曾经看过的皮肤美容科专业书籍都是假的。。。要不就是我读的太不认真,否则怎么可能错过一个跟美容关系如此密切的术语解释?

图片

 

当然 ,像我这么较真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治疗?心说,或许是现在知识更新太快了,没有被我捕捉到吧~所以,就匆匆挂上了知网账号,然而搜了一下居然也是毛都没有。。。

图片

 

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无奈之下,只好去求助平时看不上的度娘。结果,这次居然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原来这篇公号文依然不出所料的又是洗稿之作,在度娘上找到了疑似原稿的文章,因为这里作者标出了脂质微丝的英文名——sebaceous filaments:

图片

 

看到这个单词,我瞬间就来了精神,猜测这个“脂质微丝”十之八九就是个舶来语,赶紧把sebaceous filaments输入搜狗学术。果不其然,跳出来了这段文字的:

图片

 

继续往下扒,找到了它的英文摘要:

图片

 

大意就是介绍这个“脂质微丝”是毛囊里的皮脂、角质细胞碎屑、细菌和小毳毛等的混合物,和微粉刺、小棘毛壅症是不一样的!

 

嘿~这不就是我说过无数次的“油脂栓”嘛!!!只不过,我起的名字实在太low,跟人家这个脂质微丝的翻译体比起来完全没有美感,更没有深奥的高科技感。。。单说起名这一点,我是甘拜下风的~

 

不过,令我兴奋的是,我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国外的同类!

 

毕竟,对于这种“油脂栓”,在我看过的所有中文资料里都未见提及,甚至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一位就职于某知名三甲医院皮肤科的朋友,得到的回复也是“和黑头粉刺一样”。。。以致于虽然我明明觉得它们不一样,却也只能在每次提到它的时候必须加上一段备注:“油脂栓”这词是我自己瞎起的,不科学也不严谨,知道我在说什么就可以,请不要跟我抬杠!毕竟专业书籍和文献里暂时都找不到相关介绍,优秀的一线皮肤科大夫也认为和黑头粉刺是一样的,我还能怎么办?为了少被喷,只能每次都罗里吧嗦的做备注呗~

 

而现在这个歪果仁居然一不小心给了我全新的启示:微粉刺是什么?微粉刺就是粉刺的前奏;粉刺又是什么?粉刺是痘痘的前体。那么,微粉刺的特点是什么?肉眼不可见!也就是说微粉刺阶段,皮肤从表面看是完全正常的,需要经过表皮活检才能发现!而我们用肉眼就能观察到的“油脂栓”显然不太符合微粉刺的定义~

 

“油脂栓”和粉刺不一样这个结论,终于被我找到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论据!

图片

 

可惜,悲剧的是,关于这个洋气的“脂质微丝”我只找到了那一小段摘要,死活下不到原文,貌似还是个德语稿?(有宝宝能帮忙找到原文吗?最好是英语的。。。)

 

更郁闷的是,除了这篇文章以外,用sebaceous filaments居然就再没找到更多东西了:

图片

 

所以,很难说这个sebaceous filaments的概念在国外是否被主流医学界所认可。。。想来可能并没有吧。那篇唯一相关的稿子还是1976年的,如果是一个被认可的概念,怎么几十年过去了,相关的报导就只有这唯一的一篇呢?国内更是没有看到一点相关信息~

 

不过,好歹总算让我知道,关于“油脂栓”与黑头粉刺不同的认知,我不是一个人了~我也终于可以更轻松更大方的跟大家介绍我的“油脂栓”清洁理论了!

图片

 

这些是我所说的“油脂栓”,也是某些公号里提及的“脂质微丝”,英文名叫sebaceous filaments:

图片

图片

 

如果拿鼻贴拔的话,“油脂栓”也就是所谓的脂质微丝会有这样的画面:

图片

 

甚至还可以拿镊子轻松拔出(这些是黑色油脂栓的尸体,白色的拍不出来。黑色油脂栓仔细拨开来看能发现里面裹有小毳毛,但却和小棘毛壅症不同):

图片

 

严重的还可以用手挤出来:

图片

 

粉刺就搞不了这么痛快了,粉刺的前身微粉刺那就更是肉眼不可见的!想搞定它们基本只有上角质溶解剂这一条路!也就是使用较高浓度的水杨酸、果酸、维A酸等护肤品或药品~

 

这些是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痤疮的前身:

图片

 

这是白头粉刺,也叫闭合性粉刺,俗称闭口:

图片

 

PS:这里可不是教唆你也去这样拔啊挤啊的作死!!!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了解!分清楚真正的粉刺和油脂栓的区别!

 

那么,针对“油脂栓”该怎么解决呢?

 

1.一只去脂力较强的洁面乳

 

可以说,只要洁面乳用对了,就不大可能走到需要你又是拔又是挤的地步!而你的那些清洁面膜也很可能变成鸡肋!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皮脂腺分泌出的多余油脂及时清除干净,减少皮脂堆积,自然就不容易堆出“脂质细丝”了。

 

这是我找志愿者亲测的结果,一个月只用清水洗脸的结果就是图左的状态,然后用某皂基洁面乳一周,每天只用一次,白色油脂栓就已经好转很多了(图右):

图片

 

对黑色油脂栓的效果没有白色油脂栓来得那么显著:

图片

 

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继续坚持使用的话,也是可以基本解决突出皮表的黑色油脂栓。

 

至于如何挑选洁面乳,就是另一个话题了。这里只说几个清洁力比较强的洁面产品供大家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日常适当使用具有溶解角质作用的有机酸——主要是果酸或水杨酸~

 

这类产品也不少,能去油脂栓的原理主要是可以减少角质堆积~个人亲测有效的是这款产品:

图片

油皮的也可以考虑用水杨酸产品,比如:

图片

图片

 

3.定期使用吸油面膜

这个其实和坚持每天使用去脂力较强的洁面乳效果类似,出油不太多的基本用不到~

 

典型的代表产品:

图片

 

最后想说,其实有部分人的“油脂栓”是比较顽固的,就像这样深深嵌入的状态:

图片

 

洁面乳和吸油面膜对突出皮表的油脂栓效果很好,但对这类深深嵌入的顽固型的就收效甚微了~从理论上估计果酸或水杨酸会有一定作用~但目前本人亲测见效的是这款左旋维C精华:

图片

 

猜测可能是维C抗氧化的作用让变黑的油脂栓恢复了原始比较透明的颜色,所以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了~遗憾的是,更严谨的科学解释,我还没有找到。。。所以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仅供参考~等以后找到更多真相了再跟大家确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