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洗脸时,灰尘对皮肤一年的伤害可能比不过你涂一次防晒霜。。。
具体为什么这么说,咱们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什么是灰尘?
灰尘一般指粒径小于 500 µm 的固体颗粒物。
一般来说,小于63微米的灰尘颗粒更容易粘附到皮肤上(只有粘附到皮肤上,这颗灰尘携带的有害物质才有机会被皮肤吸收),而更小粒径的灰尘则会悬浮在空气中,主要通过手-口摄入和吸入呼吸系统后转移到体内(我们常说的PM2.5就属于这类)。
这么大的粒径就决定了灰尘本身是不可能进入皮肤的,最多只能附着在角质层最外面(除非你表皮破损),而角质层最表面是一直在脱落的,脸上的角质层还更新得贼快(大概2周就更新一遍),再加上平时人活动时不小心蹭掉的(比如睡觉时),就算不洗脸,同样一颗灰尘,在脸上可能想停留一天都困难。
所以,主流传说中灰尘对皮肤可能的伤害就主要是灰尘可能携带的各种有害的小分子物质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我们皮肤有可能产生危害的灰尘的实际组成成分就非常复杂了,具体你接触到的灰尘上到底都有些什么?这需要看每个人生活范围内的实际情况而定。
咱们今天就从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有害成分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些东西到底会对皮肤(乃至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相比洗脸本身对皮肤的伤害来说,我们更划算选哪个?
①邻苯二甲酸酯
这其实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被目前学界关注最多的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它们的主要危害是对人类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造成生殖系统障碍。它的浓度也与某些过敏、哮喘和支气管阻塞的发生也脱不开关系。其中的DEHP 和BBP 已被美国环保署分别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个人护理品、塑料制品、纺织品(比如衣服、毛巾)、木器涂料等,可以与灰尘结合后通过吸入、(手-口)摄入和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
所以,看起来这玩意如果被灰尘带到皮肤上确实不是啥好事。。。
但是,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其中,把与咱们正在讨论的话题相关性最大的数据单独列出来看:
有没有发现,其实皮肤从灰尘里吸收的邻苯二甲酸酯的量比室外空气吸入量大不了多少,反倒是从日常个人护理品里吸收的量要比灰尘带给皮肤并被人体吸收的量大得多!
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成分特别多的个人护理品如下:
其实,这坨数据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这种东西的室内空气吸入量。
因为,咱们80%-90%的时间是在住宅和公共场所等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所以室内的空气质量毫无疑问对咱们身体乃至皮肤的影响更大。可惜的是,咱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只有甲醛、苯系物、VOC等,装修个房子也就只知道死磕板材、胶水和油漆,以为这些用好的材料就等于过关了。稍微高级点的可能还知道个“氡”污染,然后吓得不知道该不该用瓷砖和大理石。。。
然而,就算你避开了上述所有风险(实际根本避不开,只能尽可能减少伤害),还有个邻苯二甲酸酯等着你。。。也就是说,塑料制品和纺织品也一样不安全。。。
咱就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讲真?我们与其纠结不洗脸时脸上那点灰尘可能给皮肤带来的伤害,是不是还不如研究下如何有效减少室内污染物对身体的伤害呢?
关于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两条:尽量减少污染源+多通风,无论冬夏!
其中,对于这个邻苯二甲酸酯的减少措施看截图:
②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
这名字听起来更抽象了是吧?
但是它的应用却超级广泛,真可谓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家具建材、墙壁油漆涂料、地毯、服装、电子产品、不粘锅炊具、油脂性食品包装纸等等,都有它的身影。
反正就是比前面那个邻苯二甲酸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类物质不仅具有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环境传输能力,还有生物蓄积性和潜在毒性,对人类生殖、发育、肝肾、内分泌和免疫等存在潜在不利影响。主要摄入途径也是口-手摄入、呼吸系统吸入、皮肤接触。
不过,对于这种物质的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皮肤接触是人体暴露于PFAs的主要途径。
但同时也有个坏消息,那就是我们的化妆品里这类成分也普遍存在,对持久性、疏水性和成膜能力要求更高的彩妆(粉底、口红、睫毛膏等)和防晒产品中含量尤甚!
作为也经常使用彩妆的女性,看到这个数据后,讲真?我也有点破防啊。。。
所以,洗脸卸妆对喜欢用彩妆的女性来说还是蛮重要的吧?
嘿,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这句话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彩妆里的这些成分肯定是不好的,对皮肤对身体都没好处。
但是,你抹都抹了,还一抹就是一整天。尤其是防晒霜,如果想要效果好点,理论上是要大量使用+反复补涂的。如果皮肤对这些东西吸收明显,那一天下来都已经不知道吸收了多少了,还在乎晚上回家后卸了妆的那小半天么?
你要真这么在乎自己的健康,那最好的方法难道不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用或者尽量少用么?
比如,最不值当的就是任何环境都要涂个防晒霜。。。把防晒霜当日常护理的基本步骤做,连室内环境都不放过!
在你视紫外线为洪水猛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可能中了资本的圈套?实际上,防晒霜对于普通学生党和上班族真有那么重要么?请看看我做的大量案例吧,哪个比你们天天涂防晒霜的效果差?里面可一个用防晒霜的方案都没有。。。倒是有不少自己原来也用防晒霜,在个护指导中被我砍掉的。
另外,这里还非常想吐槽一下当下的彩妆氛围。。。
自从智能手机和美颜软件普及以后,女孩子们的妆是越来越浓,底妆厚到像刷了腻子,修容高光更是只适合在照片和视频里看。大家在把自己弄成这样子的时候就没在乎过化妆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是吧?那怎么让你少洗脸就又在乎起来了呢?
更何况,说得好像卸妆产品里就没有这些成分一样。。。你猜那些防水性和成膜性强的产品想要更容易的清洁干净需要哪些成分来溶解? 这些成分里有么有可能也含有上述有害物质?
下面,请看一下研究者们对于减少这类成分危害的预防措施:
看到这里,你们有么有发现,好像跟灰尘或室内空气污染物有关的健康提示里都有提到通风?
其实,我能说通风不仅对身体减少吸入污染物有巨大帮助,更对皮肤有巨大益处吗?尤其是冬季的通风!
而且,至少冬季通风给皮肤带来的这种益处是肉眼可见的!倒是因为不洗脸或少洗脸而造成的灰尘或空气污染物对皮肤的可能害处却最多只能从实验室的试管里观察一下。而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量级,肉眼可见的变化程度是需要极大量的甚至是天文数字的微观数据堆积起来后才有可能达到的。
至于为什么冬季通风会对皮肤有巨大益处,请参考《我们被骗了!加速皮肤老化的大boss多数时候根本不是紫外线!》。
③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由煤、石油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的来源如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等。
它们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有致癌和致突变的毒性效应。
它们和上面那两类情况一样,也主要是附着在灰尘上搞事情。同时,对于这类物质,有害的摄入途径也不是皮肤吸收,而是口腔摄入:
综上, 灰尘对人体的伤害主要的途径是口腔摄入和呼吸道摄入,皮肤吸收这个渠道虽然也确实存在,但相比起主要摄入途径就实在微不足道了~与其纠结不洗脸时灰尘对皮肤乃至身体的伤害,不如先把眼前已经被过度清洁伤害的肤质调整一下吧。然后,平时咱多通风、少用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比如各种塑料制品、防晒霜、粉底、口红等)、尽量远离各种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油烟二手烟什么的,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比你靠洗脸减轻伤害的措施可强多了!
当然,在皮肤表面污垢堆积时间特别长,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后,确实会影响皮肤美观。这种时候,是建议用相对于传统的洗脸方式更温和损伤更小的方法去清理下污垢的。
具体方法请点击参考文献下方的“阅读原文”:
参考文献:
[1]Guo Y, Kannan K.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human exposure to phthalate esters from house dust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Apr 15;45(8):3788-94. doi: 10.1021/es2002106. Epub 2011 Mar 24. PMID: 21434628.
[2]朱荟澄, 陈昌成, 李宁, 等. 长春市大学生宿舍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健康风险[J]. 环境化学, 2024, 43(7): 2465-2476.
[3]付思琪,陈玉萍,黄玉琪,等.北京市室内灰尘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人群健康风险研究[J].地球化学, 2024, 53(3):330-338.
[4]雷炳海, 姚现壮, 王鹏, 徐毅, 吴凌昊, 金哲岩. 灰尘颗粒在玻璃上粘附过程的实验研究综述[J]. 太阳能, 2023, (07): 54-64.
请重点阅读文章里的“第五部分”和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