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之前是真没有。。。


市面上碰到过的要么是各种白送我都不忍心上脸的,要么就是宝洁系被大量粉末支配的拔干抽湿易搓泥款,总之就是不靠谱的不敢用,靠谱的各种缺水干皮不友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真正长期使用过一款烟酰胺精华,甚至看着自己做的真人案例,四十多岁的姐姐用某烟酰胺精华搞到静态纹明显消退,更是心急如焚。

 

作为一枚常年缺水的资深老干皮,真心说,我特么的也想要这样肉眼可见的去皱效果啊啊啊啊啊~~~~



所以,前段时间我都在琢磨着自己做了。


结果,就在上个月,神居然显灵了,灵了,了。。。

 

有一款完全符合我要求的烟酰胺精华从天而降!!!哦不,更准确的说是已经超过了我的要求,我原本可没打算搞得这么华丽的——小棕瓶的保湿内核+小黑瓶的爽滑肤感+小灯泡的功效体系!


具体的产品名字嘛,这里先卖个关子,直接上配方分析,看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首先,在亲水性保湿剂方面,小棕瓶一直是我心目中阵容强大的代表作,而今天要讲的这款神秘精华也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更厉害一点。因为小棕瓶里有的它几乎都有,小棕瓶里没有的它还有!所以,咱们就从这点上先下手为强吧~

 

保湿体系PK小棕瓶


亲水性保湿剂对比


X精华:甘油、双丙甘醇、丁二醇、甲基葡糖醇聚醚-20、1,2-戊二醇、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1,2-己二醇、1,3-丙二醇、聚乙二醇-8、聚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乙基己基甘油

小棕瓶:甲基葡糖醇聚醚-20、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丁二醇、1,3-丙二醇、甘油聚醚-26、透明质酸钠、乙基己基甘油、己二醇

 

相同点:两款产品里都有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这可算小棕瓶基质里除了灵魂成分以外最最重要的肤感调节剂了。它本身是一种具有保湿作用的水溶性硅蜡,特点是有着非常不错的肤感,且亲肤性很好,涂抹后能让你感到肌肤充盈而有弹性,这样的效果可是一般保湿剂做不到的。。。

 

所以,小棕瓶基质的灵魂是什么?答:甲基葡糖醇聚醚-20+甘油聚醚-26。它们刚好对应了X精华里的甲基葡糖醇聚醚-20+聚乙二醇-8。别奇怪,甲基葡糖醇聚醚-20、甘油聚醚-26、聚乙二醇-8,这三种成分别看名字差别挺大的,但实际的肤感和保湿性能是非常接近的,可以互相替代,小棕瓶的基质主调就来自于它们——那种涂完后有点湿涩发粘的感觉;

 

剩下的对产品特质来说就不具有什么辨识度了,但即便如此,选择的搭配也非常相似了。

 

聚谷氨酸和透明质酸钠肤感与用途相似,既是保湿剂又有一定的增稠作用;

 

双丙甘醇、丁二醇、1,3-丙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这几个的作用和肤感也很相似,不过,与其说它们是保湿剂,不如说是很好的溶剂还兼具防腐增效功能,肤感非常清爽,能溶解很多水不溶油不爱的活性成分,所以在中高端化妆水里都非常常见。

 

不同点:X精华加了比较可观的甘油。

 

甘油这东西,之前已经浓墨重彩的写过两篇文章了,是曾经被太多人忽略掉的最强大的天然保湿剂,没有之一!只不过,由于加的多会导致肤感浮滑油腻,所以很多高端产品不爱用。但讲真?只要复配合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款X精华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谁用谁知道~

 

X精华里多了一个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

 

所以,这是个啥嘞?

 

嗯,通俗点的说这是一种水溶性保湿油(你听听,又是水又是油的,有没有感受到一丝丝润湿力强大的气氛?这种气氛可是25岁老干皮们必备的哦)。不理解?那对应看看前面的那个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了,只不过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质地更稀薄(看起来像油),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则直接是蜡状的(所以自带一点增稠加成,我猜它的那个“有弹性的肤感”也来自于这种特殊的质地?)。润湿性和保湿性两个就大差不差了(这两条给力的话就会产生所谓的“充盈感”,也就是广告里所说的“肌肤像喝饱了水一样嘭嘭弹润”),所以,这个成分含量高的也基本都是比较高端的保湿型产品,比如后天气丹君花献滋养液、香奈儿山茶花保湿精华水(滋润)等,这一点甚至可以作为筛选保湿型产品的一个参考指标。

 

小结:两者都有很好的保湿力和润湿力(也是我之前经常说的渗透性),但小棕瓶整体肤感更偏向甲基葡糖醇聚醚-20和甘油聚醚-26营造出的湿粘感,湿热的夏季用会觉得有点过于粘腻厚重;X精华则是用适量甘油部分“中和”了小棕瓶的这种湿粘感,再加上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的这种水溶性保湿油的调配,整体的“吸收感”也不差,没有出现很多中低端产品的浮滑油腻感,这个平衡点配方师可以说抓的是非常准了,棒棒哒~



其次,除了保湿很棒以外,这款精华还有小棕瓶完全不存在的爽滑肤感,这点上又颇有些小黑瓶的风格(而小黑瓶虽然一样爽滑,但基本是不保湿的,并不适合干皮,具体分析看这里:兰蔻小黑瓶和雅诗兰黛小棕瓶的终极PK还是被你们等到了!),所以,我也扒拉了一下这两款产品的配方表。

 

一看,果不其然,在与这种爽滑肤感关系密切的原料上,它和小黑瓶的选择高度相似。


爽滑肤感PK小黑瓶


油脂对比

 

X精华:聚二甲基硅氧烷、C13-14异链烷烃

小黑瓶: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十二醇

 

两款精华的主油都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本决定了它们顺滑的肤感基调。

 

值得一提的是X精华里的C13-14异链烷烃,这其实是从某个半成品增稠剂里带进去的,这个增稠剂的牌号是什么我忘了,反正主要是四种成分复配——聚丙烯酰胺+水+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据厂家营销资料说是具有水润又高级的感觉(配方师们说的高级感≈让你感觉有料)。它的整体市场表现也确实很不错,馥蕾诗的高端系列古源精华露、SKII小灯泡等都是用的这个增稠剂。。。虽然这种东西在整个配方里的比例是很小的,但因为是半成品,售价其实是非常高的(你懂的,原料商也要恰饭的,卖这种半成品最能薅足羊毛了),所以平摊到每个产品里的成本也着实并不低,不得不说X精华为了占领中端市场真的是有点拼了。。。

 

小黑瓶里的辛基十二醇上次讲过了,没看过的戳:连配方师都看得一脸懵逼...这俩小黑瓶实在太像了!所以你该选谁?

 

增溶/增稠剂对比

 

X精华: [聚丙烯酰胺+水+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PEG-60氢化蓖麻油、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卡波姆

小黑瓶: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黄原胶、PEG-60 氢化蓖麻油

 

[聚丙烯酰胺+水+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虽然看起来有些差别,但实际应用出来的效果,两类拥有共同的核心关键词:清爽、水润、稳定性高。非要说一些差别的话,也就是X精华选用的有半成品原料,对于配方师来说可能比较省心。

 

剩下的就几乎一毛一样了。

 

比如PEG-60氢化蓖麻油,两款产品都有;卡波姆≈黄原胶。



作为精华,最后,当然还得看看功效体系。

 

在这方面,我看到它配方的第一眼就想到了小灯泡!因为实在太太太太像了!除了装饰性成分有些微差别以外,配方思路可以说就是一毛一样的。

 

功效体系PK小灯泡


X精华: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烟酰胺、苹果果水、腺苷、4-丁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稻提取物、曲霉发酵产物、酵母菌发酵产物滤液

小灯泡: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烟酰胺肌醇、泛醇、水解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果皮提取物、抗坏血酸葡糖苷、梅(PRUNUSMUME)果提取物、维生素E

 

1.排名第一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和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

 

我能说,用量一样的情况下,这俩的功效基本相等吗?

 

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Pitera本质是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的滤液。这个嘛,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贴过它的详细化学成分清单了:



简单说,Pitera里98.7%都是水!广告里极力宣传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其实都很少~(广告里还说神仙水里满满的都是Pitera精华了,感觉很棒是吗?然而,广告没有告诉你的是,Pitera里满满都是水,哈哈哈哈~看完今天这篇希望你不会再被洗脑)

 

不过,这不是槽点,因为人家Pitera实际上也并不是靠这些东西来实现“神仙”口碑的(但广告说这个你们爱听),多点少点也无所谓~它真正的“神仙”内核其实是三种外用对皮肤具有明确疗效的羧酸——乳酸、柠檬酸、苯甲酸(这里面也极其非常可能还有其他的有机酸,只是含量太低或者其他原因没测到而已,所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多种有机酸的混合物),这些当然是只需要较低浓度就可以达到“神仙”效果了。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本质则是双歧杆菌发酵产物+它自身被撕碎以后的混合物,虽然和Pitera选用的干活细菌不一样,最终的提取方式也不太一样,但最终收获的东西却是大差不差的,甚至可能还有更高浓度的氨基酸、酚酸呢(酚酸上期刚讲过哦,能抗氧化的哦,多了也能有刺激再生的作用呢:   )。所以,能让你肉眼看到功效的成分依然是多种有机酸的混合物,也一样复配了少量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或多或少对皮肤保湿、改善皮肤微环境神马的有一定帮助。



2.排名第二的都是烟酰胺。

 

烟酰胺,我为它至少写过三篇文章了,关于它的美容机理,无论是传统的认知,还是最新的发现,还是相关的可能推理,三篇文章里全部都有详细介绍,我猜能看到这的宝宝应该有很多都是从这几篇文章里发现的我吧?总之,干货超级超级足,还没看过的自己戳:

毁三观获新生!烟酰胺美白,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言X堂,我有一篇万字长文不知当发不当发

还在追求烟酰胺含量?看完这篇你估计会被自己蠢哭...

 

简单说,这是目前一个物美价廉的很靠谱的功效成分,主要功效是美白、去皱、抗炎、抗痘、修复皮肤屏障。从我本人和我的真人案例库的数据资料来看,美白是不太确定的(虽然这是各大化妆品公司最爱宣传的点),去皱是非常诱人的,抗炎抗痘也颇有些吸引力,修复皮肤屏障也是可能的,但必须要在皮肤受损本身不是很重或严重受损已经缓解的情况下才有好的表现。

 

不过,成分本身再靠谱也得有合适的浓度支撑。

 

这点上小灯泡做的就有点不透明了,X精华则有官方资料直接显示是3%。我觉得这个浓度在这个配方里是刚刚好的,毕竟已经有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这种狠角色了,烟酰胺如果再加的太高的话刺激性就会大大增加了,这显然是实力品牌们很难接受的。

 

3.都在发酵产物和烟酰胺的基础上复配了人工合成的美白剂。

 

不同的只是X精华用的是 4-丁基间苯二酚,小灯泡用的是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

 

这俩有啥区别呢?

 

先说4-丁基间苯二酚:



妈呀,放了上面的化学式后,我突然就想起了上上周刚讲过的白藜芦醇!



你们说,有木有很像?有木有!

 

难怪,这东西和白藜芦醇在美白剂上都被分类为间苯二酚衍生物。之前,写美白剂那篇的时候还只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现在好了,直接可以理解记忆了~果然,知识还是要系统学习经常整理啊!



卧槽,跑题啦。。。

 

拉回来,接着说4-丁基间苯二酚!

 

最早使用这种美白剂的是大名鼎鼎的日本pola,商品名叫噜忻喏。

 

那么,它的美白功效怎么样呢?

 

嗯,这个我之前就查过相关的体外实验数据:

 

在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里,它的数据是非常漂亮的,甚至比它的大兄弟苯乙基间苯二酚更漂亮,是曲酸熊果苷之类传统美白剂的100~60000倍!


在进阶的实验黑色素B16V里,它也显示出了间苯二酚衍生物的共有优势——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浓度下就能抑制黑素的生成;

 

你目前所用到的美白成分都是在黑色素B16V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中表现较好的(不好的在实验室里就被PASS了),这个噜忻喏算是其中成绩非常优异的了。

 

另外,它还能找到不少的人体实验(实际使用效果好的才是真的好),比如国外有人对32例黄褐斑患者两侧脸颊分别使用0.3%的噜忻喏和安慰剂进行了对照,每日两次,使用了3个月,结果是噜忻喏组的色素减少量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还有人为它做人工晒伤后的色素沉着抑制实验,嗯~结果当然是还不错咯~

 

不过,这些实验不能排除研发厂家自己投资做的,可能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所以这种数据也只能是仅供参考。如果你担心被套路,倒是可以期待下我的个护指导数据库的统计表现,这些全部都有严格的使用流程、前后对比照和使用者的人肉体验记录,全程也由我亲自把关跟踪,至少可以保证绝对的客观公正,毕竟咱这套东西跟卖货没有一毛钱关系,也就不存在任何销售压力,反而必须一定肯定要以真人案例们最终收获的实际效果为记录标准,且养肥后样本量也会远大于一般厂家能做的人体实验。



再说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



这个东西主要是宝洁旗下的美白产品喜欢用。

 

它的美白作用据说主要来自于对α-MSH(黑素细胞刺激素)的抑制作用,而这个α-MSH本身能刺激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

 

有体外研究表明,在含有MSH的溶液中孵育后,黑素细胞的大小会增加并产生更多的酪氨酸酶;还有研究报道皮下注射MSH,结果发现注射后诱导了注射部位的色素沉着过度;也有一项人体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含有5%烟酰胺和1%苯丙氨酸衍生物的乳液的组合比载体对照和没有Ude-Phe的制剂更能有效地减少色素沉着过度。

 

遗憾的是,我暂时没有查到它跟噜忻喏的对比数据,所以没有办法说它俩谁更强,大家姑且认为大差不差吧。(说的好像查到了就敢下结论了似的。。。其实体外数据都没法直接往人体上照搬,人体实验吧,找到足够的样本量是个大问题,还要考虑控制各种变量,偶然的、人为的因素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总体就是可重复性不强,比较难有高水平的证据,所以,即便有对比也还是没法下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剩下的,没有加粗和下划线的那些就都是装饰性成分了。

 

总之,这是一款非常适合对嫩肤美白有执念的老干皮在盛夏季节搭配轻度保湿水使用的精华,注意:后续不需要再用乳液或面霜!!!干皮在盛夏季节实际一般都只是轻干,受损严重的除外。受损严重的请老老实实先去养皮,别琢磨这个那个)如果是秋冬的话,保湿水换成中度甚至高度的(依据你的干燥程度确定),后续再叠加上保湿好的乳液或面霜,替代小棕瓶一点毛病没有~

 


所以,这款神秘精华到底是啥嘞?!

 

答:联合利华新出的Kbright科倍丽极光瓶精华

 

实物长这样:

 


最初接触到这个品牌其实是在去年,当时它给我的印象是“哎呦,联合利华挺有眼光啊,也要推出平价功效品牌了?”。

 

结果,今年拿了实物亲测后发现,平价是平价的,功效也是功效的,但却并没有平价功效品牌们普遍存在的刺激大和肤感差的缺点相反,肤感调的非常精细,媲美几百上千一瓶的大牌无压力,而且温和度也非常高。

 

我自己最近一个月一直搭配它和古源水用的,你们知道古源水是有点点刺激性的,然而,这两个高功效产品叠加我也自始至终没有感觉到增加一丝的刺激性,尤其是这个精华,明显惰性比古源水更强,用上以后只能感觉到保湿度增加,皮肤手感顺滑。即便是加了官方推荐搭配的那个超高浓度的VC小冰珠以后也是非常温和,用后完全没有倩碧VC精华的灼热感,而且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保湿顺滑范儿,这点也完全摒弃了倩碧VC精华使用时的那种满满的硅油假滑感。(到这,我已经严重怀疑这套产品的配方师可能是个干皮,太懂干皮的喜好了)

 

而且,目前已经高度怀疑它有可观的细肤嫩肤作用,因为最近一个月天热又湿,古源水经常用不够6遍(已经多个样本反应不够6遍看不到效果了,我自己中间也有这样的体会),但搭配它以后,早晚洗脸时候都能感觉皮肤手感一如既往的滑嫩,更确凿的消息还是等我开发更多样本量以后再做定调,不放心的可以先关注,等待后续。

 

另外,我能说这款极光瓶的保湿和润湿力以及顺滑皮肤的能力也绝不仅仅只存在于配方分析中吗?

 

这是我最近收的一个真人案例的效果对比:

 


左图使用的是清水洗脸+黛珂紫苏水(1个硬币)+资生堂红妍肌活精华露(1.5泵)+法尔曼升效再生活化霜1号(半个硬币),右图使用的是清水洗脸+fresh古源水(轻拍3遍)+科倍丽极光瓶精华(1滴管),前后只相隔一天,可以明显看出使用古源水+科倍丽的搭配方案后皮肤光泽度有所提升,整体的平滑度也有了视觉上的改善(这时候毛孔纹理其实还没有实质变化,只是视觉上的改善,这就是基质的作用。对此,我想说,你们应该记住,所有正规品牌用了立竿见影的,都不是里面功效物的作用,而是基质!不要自我脑补帮别人加戏!)。

 

注意:这里不要看皮肤颜色的变化,不是变白了!不是变白了!不是变白了!因为她这个是使用第二天的效果对比而已。。。根本不可能是变白了,只是拍照光线略有差异而已(对照下两张照片的脖子颜色你就懂了)。其实,即便是使用很久,这样的对比照也是无法看出美白效果的,美白效果应该在同样光线同样角度下观察同一个斑点的颜色深浅变化比较有意义,而不是整体色调的变化

 

至于美白效果嘛,说实话目前来说我个人体验不明显。事实上,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体验明显的产品,所以对于美白我暂时是处于弃疗状态的。一定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倒是感觉这一个月来似乎一直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暗沉波动(一般随着内分泌周期的波动,每个月都会有几天莫名的暗沉期,即便啥化妆品都没换,啥生活习惯也没改,就是明显暗沉了,气色不好了),也许就是它的作用?但毕竟时间还不够长,也没有反复使用+停用观察过,更没有长期跟踪的真人案例,所以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Kim D, Kim S,Park S,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4-n-butylresorcinol on tyrosinase activityand melanin synthesis.[J].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5,28(12): 2216-2219.

[2]Bissett DL,Robinson LR, Raleigh PS et al. Reduction in the appearance of facial hyperpigmentationby topical N-undecyl-10-enoyl-L-phenylalanine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niacinamide. J Cosmet Dermatol 2009; 8: 260–6.

[3]Katoulis, A., Alevizou, A., Soura, E.,Mantas, N., Bozi, E., Gregoriou, S., … Rigopoulos, D. (2014). Adouble-blind vehicle-controlled study of a preparation containing undecylenoylphenylalanine 2%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in females. Journal of CosmeticDermatology, 13(2), 86–90.


专业专注·科学美肤

长按二维码关脸


保护耿直,请点在看